关于研究所

专家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关于研究所
俞建勇
主任 俞建勇

俞建勇,1964年5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获博士学位。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化学化工学部委员等。长期致力于纺织材料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在天然纤维资源开发、化学纤维创制应用、新型结构纱线、纺织复合材料和纺织功能材料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工作。突破黄麻纤维精细化与制品加工关键技术,推动天然纤维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攻克竹浆纤维制造及其产品应用关键技术,促进生物质纤维的产业化发展;研发新型环锭集聚纺技术及加工系统,提升产品高端化发展水平;研发特种纺织复合结构及其成形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新型战略武器系统发展并起到重要作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合著书籍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 2011年获首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纺织学术大奖”,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

周翔
副主任 周翔

周翔,1934年9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现代纺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长期致力于纺织品功能整理及整理剂的研究。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中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国纺织业科技特别是染整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主要成果有免烫功能整理剂系列、阻燃剂系列、硬挺剂系列的研制、应用和产业化。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5项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推动中国纺织产业升级重大进步奖”。承担的纺织部重大科研项目"超低甲醛DP功能整理"研究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该项成果获得1991年纺织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抗SARS病毒防护纺织品研制”项目中,开展了防护服和口罩外层棉布面料的拒液功能整理研究及其加工,护服复合面料试验、选用和加工等研究工作。并迅速将取得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抗“SARS”的工作中,受到教育部通报表扬。

蒋士成
副主任 蒋士成

蒋士成,1934年9月出生。仪征化纤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纤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我国发展石油化纤的推进者、聚酯工业项目的主要设计者、聚酯增容的倡导者、聚酯工业项目国产化的实践者。对推进石油化纤工业发展、实现聚酯装置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长期从事化工、化纤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工作,作为设计总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仪征化纤公司一、二、三、四期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管理及开发等工作。以第一研制人身份,组织仪化公司为主体,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南化公司机械厂参与的联合攻关。经过各参与单位共同努力,仪化首套国产化聚酯装置于2000年12月8日一次投料开车成功,通过考核指标及中国石化的技术鉴定。各类考核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成功地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曾获建设部设计金奖和特奖各1项,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石化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特别贡献奖。

刘玉军
副主任 刘玉军

刘玉军,1969年4月出生,博士、教授级高工、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人选,全国纺织科技领军人才,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领军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江苏省突贡专家。曾任中国纺织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Autefa Solutions 集团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现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高级业务总监、事业部主任。长期从事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材料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及管理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主持起草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申请国家专利20项,获批14项。出版专业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胡克
委员 胡克

胡克,1960年7月出生,大学学历,EMBA。1984年8月参加工作,2003年12月加入民建,高级工程师、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纺织学报)刊物编委。曾在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工作,历任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产品发展部副主任、科技部副总经理兼蒂玛工程技术公司副总经理、科技部部长兼蒂玛工程技术公司总经理,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经济运行部部长,中国恒天集团公司综合业务部部长、企业管理部部长、经济运行部部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

路建美
委员 路建美

路建美,1960年10月出生, 苏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化学部科技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全国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环境材料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自主研发的高吸水性树脂和高吸油性树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卫生材料、废水处理、水土流失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获得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90篇(其中JACS2篇、Adv. Matre.5篇,二区以上SCI论文共计175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55项,其中美国专利5项,累计实现成果转化30项;受英国皇家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邀请编写著作2部、受国家自然科学出版基金资助编写出版《可控结构高分子吸附材料》。

王新厚
委员 王新厚

王新厚,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今东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其中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于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机能机械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党委书记,兼任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纺织工程学会纺织专业委员会主任,纺织学报编委。

毛志平
委员 毛志平

毛志平,1969年6月生,东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入选2015全国纺织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2013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清洁印染加工及功能整理。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1项技术出口国外,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付少海
委员 付少海

付少海,1972年生人。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纺织服装学院院长。江苏省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担任《Coloration Technology》、《纺织导报》和《服装学报》编委。长期致力于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纺织品染色和印花技术研究工作,在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功能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功能整理技术、纺织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等领域成果显著。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项目30余项,开发的多个成果实现了产业化,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及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香港桑麻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70余篇),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30项,入选江苏省6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人才和江苏省青蓝工程等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全国纺织科技青年创新领军人才。

钱晓明
委员 钱晓明

钱晓明,1964年10月出生。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获纺织工程学士学位,1988年获天津纺织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服装工效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之光教师奖、香港桑麻基金会桑麻教师奖。现担任教育部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分教指委主任、福建省闽江学者、南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非织造技术与市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熔法非织造布分会秘书长、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运动服装分会委员、天津市纺织学会副理事长,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Nonwovens Asia》杂志编委、海南欣龙国家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顾问、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顾问,中央与地方共建(2007-2010)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负责人,“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天津市品牌专业负责人,天津工业大学《非织造原理》校级优秀课程负责人。多年来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江苏省科技厅重大科技转化项目等科研项目等三十多项;先后在《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Applied Ergonomics》,《Textile Research Journal》,《纺织学报》,《产业用纺织品》等学术期刊和国际性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申请中外发明专利20余件。曾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发明金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二等奖1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朱波
委员 朱波

朱波,1969年8月出生。山东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加热》杂志编委,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新型加热设备及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开发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重大专项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3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基金1项,地方政府平台建设项目2项。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与国家“863”、“973”、国际合作、重大军工、国家发改委重大自主创新课题等8项、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出版专著3部,首位授权专利7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60余篇。首位获中国纺织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首位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房宽峻
委员 房宽峻

房宽峻,1963年6月出生。青岛大学教授(二级),博导。现任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东省生态纺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青岛大学生态纺织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兼任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天津工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理事、SDC Fellow和CCol等职。从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等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5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改革开放四十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刘瑞刚
委员 刘瑞刚

刘瑞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纤维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造纸学会纳米纤维素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纳米与纤维与复合材料理事。主要从事天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溶液和凝胶、高分子结构和性能调控、高分子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问题、高性能纤维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5项)和创新群体项目、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项目编号:2015AA03A204,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骨干,项目编号:2006CB605304和2011CB605600)、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分子科学中心、天津市科委、企业合作研究等项目多项。已经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100多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邀请和分会报告,出版专著1部、英文专著3章。

高强
委员 高强

高强,1958年生人。南通大学研究员,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特种纺织品分会副会长,江苏省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产业用纺织品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纤维材料及应用技术和新型炭材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8件,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南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潘志娟
委员 潘志娟

潘志娟,女,1967年11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丝绸协会副会长,苏州市丝绸学会理事长,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四川省重大产业技术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主持教育部精品课程2门,编写国家及教育部规划教材7部,荣获部委级规划优秀教材4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

陈志华
委员 陈志华

陈志华,1962年12月出生,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三级)、博士。先后任教务处副处长、科技产业处处长、校企合作办主任、纺染工程学院院长,现为江苏省先进纺织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南通市新型纤维材料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新材料与功能纺织品。近年来承担《织物组织》等主干课程,主参编出版教材4部;主持省部级项目10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江苏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科研成果分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江苏省、南通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7项;发表省级以上刊物论文54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转让、转化6件专利及技术成果;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先后获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南通市校企合作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科技成果转化先进个人等荣誉。

陈国强
委员 陈国强

陈国强,1957年11月生,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1982年和1986年分别毕业于原苏州丝绸工学院,1995年和1996年国家公派意大利访问学者,1998年东华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兼任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执行主任、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江苏省纺织印染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工程中心及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纺织丝绸技术研究所”负责人;现任国务院纺织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丝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丝绸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杂志主编。在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计划项目、国家茧丝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部分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各类研究论文1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8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8项;获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之光教师奖、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和国家特殊津贴等荣誉;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网站首页 | 关于研究所 | 资讯中心 | 研发与成果 | 公共服务 | 国际合作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

地址:南通市通州区新世纪大道266号江海智汇园D1楼

联系电话:0513-55018968    公司传真:0513-55018965

Copyright © 2005-2022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47009号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